三中全会改革的五大抓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定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未来五年改革的重要指引。具体来看,改革主要有五大抓手:
一是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中“科技”一词共出现52次,明确了新质生产力和科技自主可控的主要发展方向。《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供应链安全。其中,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单列一章,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体制机制(科研类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国有企业参与、科研人员激励等)、资金(耐心资本、政府投资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国有资本、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和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同步配合,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二是强调安全稳定发展,构建新安全格局,安全顺位明显提高。《决定》中“安全”一词共出现41次,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产业安全、风险底线。关于风险底线,强调了对地方债务、金融监管、资本市场问题的关注。地方债务方面,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金融监管方面,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资本市场方面,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三是推动要素自由流动,构建统一大市场,深化价格改革。《决定》延续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表述,强调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决定》提出,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包括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对应的改革分别为户籍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土地改革、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推动要素畅通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关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对应新型城镇化新增量。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决定》新增“平等互换”的表述,打开了市场想象空间。未来可期待如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经营建设用地改革、房票安置、农民工进城落户、常住地参保等改革举措,有助于缩小城乡要素差距。同时,上述改革也离不开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